10
太平洋的垃圾污迹在过去7年里增加了5倍

大太平洋垃圾补丁是在太平洋水域中大量积累的塑料.
日益严重的环境灾难
在太平洋中部北部,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州海岸之间,有人类对地球影响最令人不安的证据之一. 大太平洋垃圾补丁(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 ) — — 海洋废弃物的大量积累 — — 主要是洋流收集的塑料垃圾 — — 在过去七年中增加了五倍,其规模超过了法国。
一个国际海洋科学家小组最近进行的研究表明,构成这一巨型群团的碎片中,多达96%来自海洋的其他地区。 这些数字从根本上改变了对垃圾补丁形成机制的理解,表明了这一问题的全球性质。
BTMP中塑料的积累速度大大超过环保主义者的初步预测,这表明人类系统无法应对合成废物的处置. 专家认为,现场塑料总重量可达8万吨,相当于500架波音747客机的重量.
垃圾污渍形成机制
大太平洋垃圾补丁并非偶然形成. 它位于所谓的亚热带汇合区,热带纬度和温带较冷水域的暖水群在此汇合. 这一地区的特点是被称为北赤道陀螺的环流系统.

北赤道循环电流系统的可视化,有助于垃圾集中在中心部分.
陀螺像一个巨大的旋涡 慢慢吸引海洋废弃物到它的中心 与大众的信念相反,BTMP看起来不像一个固体的垃圾岛. 相反,该地区类似于海洋汤,数十亿个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分布在水柱中,这些颗粒的大部分是微缩的。
关于大太平洋垃圾补丁的关键事实:
- 面积:160万平方公里(是法国的3倍)
- 重量:约80 000吨塑料
- 构成:大塑料92%,微塑料8%
- 资料来源:46% -- -- 渔网和渔具,20% -- -- 2011年日本海啸的影响
- 塑料分解时间:450年到几千年
环境影响
垃圾补丁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海洋动物,包括鱼、海龟、海豚和鸟类,因在渔网中摄入塑料或缠绕而死亡。 对于海鸟种群来说,情况尤其严重,研究表明,90%的海鸟的胃里都有塑料。
在太阳紫外线和海水的影响下,较大的塑料物体腐烂时形成的微塑料——小于5毫米的粒子——的影响同样具有破坏性。 微塑料被浮游生物,小鱼和其他海洋生物吸收,然后爬上食物链到更大的生物身上,包括人类.
“我们在马里亚纳海沟深10公里的生物体内发现了微塑料。” 这表明污染已经到达了甚至地球上最偏远的角落,研究深海污染的考察队长玛丽亚·程博士说.
塑料颗粒还充当入侵物种的木筏,使其能远行并殖民新领地,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
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办法
BTMP中96%的垃圾来自其他海洋区域,这一发现凸显了这一问题的全球性质。 东南亚向海洋倾倒的塑料废物在一段时间后可能最终会流入太平洋中部。
卫星和水下数据表明,许多塑料通过大型河流进入海洋,特别是在回收基础设施差的地区。 根据《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只有10条河流(亚洲8条,非洲2条)将90%的塑料碎片运入世界海洋。
国际倡议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威胁,启动了几个雄心勃勃的海洋清理项目。 海洋清理倡议是由荷兰青年发明家博扬·斯拉特创立的. 该项目开发了一个利用洋流被动收集塑料碎片的自主屏障系统。

创新海洋清洁技术——塑料收藏的自主障碍.
然而,专家们强调,即使是最有效的清理海洋的方法,如果不解决其根源----单用途塑料生产过多和处理系统不足----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
我们该怎么办?
解决垃圾补丁问题首先要认识每个人的个人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采取一些具体行动:
- 减少使用单用途塑料,特别是塑料瓶、袋和吸管
- 参与清理海岸和水库的志愿行动
- 正确分类垃圾,回收塑料
- 在可生物降解或可重复使用的包装中选择产品
- 支持生产无害环境产品的公司,并实行负责任的废物管理
- 传播关于海洋污染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信息
减少塑料废物的实用方法:
- 用可重复使用的水瓶代替购买塑料瓶
- 随身携带布料购物袋
- 避免使用塑料吸管或从金属或玻璃中购买可重复使用的吸管
- 使用自己的容器购买重量级产品
- 选择没有微塑料(通常称为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化妆品
- 换成竹牙而不是塑料牙刷
- 点餐时,不要放一次性餐具
前景和新技术
尽管问题规模很大,但有理由乐观。 新技术和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正在推动创新解决办法的发展。
有希望的领域包括创造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替代品,改进废物收集和处理系统,以及开发技术,使塑料废物成为宝贵的原材料或能源。
立法倡议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70多个国家已经限制使用单用途塑料,包括完全禁止塑料袋和餐具。 欧洲联盟计划在2030年之前回收100%的塑料包装。
国际合作是打击太平洋垃圾补丁和一般塑料污染的关键成功因素。 这个问题不承认国界,需要所有国家协调努力。
只有通过结合创新技术、负责任的消费、改进立法和全球合作,人类才能防止世界海洋成为垃圾填埋场,并为后代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术语表
大太平洋垃圾补丁(BTMP)
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以海洋废弃物高度集中为特征,主要是洋流收集的塑料.
微塑料
小于5毫米的小塑料颗粒,当较大的塑料制品被分解或有意生产用于某些产品(如化妆品)时形成.
北赤道周期
北太平洋的一个洋流系统,在风力和科里奥利斯力的影响下顺时针移动,促使浮积碎片集中在中心部分.
可生物降解材料
在微生物对环保成分的影响下,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自然分解的材料.
入侵物种
有机物有意或意外转移到其自然范围以外的生境,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重大损害。
亚热带趋同
海洋中一个热带纬度的暖水群与温带纬度较冷的水汇合的区域,创造了特殊的水文条件.